《文学图像论》

2022-12-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赵宪章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

  从19世纪到20世纪,文学理论的母题经历了从“文学与社会”到“文学与语言”的蜕变,正在朝向21世纪的“文学与图像”渐行渐近。后者作为新世纪之“新学”,参照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像论”,可将其命名为“文学图像论”。“文学图像论”认为应当回到亚里士多德“文学是语言艺术”的文学观。文学语象如何外化和延宕为视觉图像,视觉图像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言说,以及语言和图像作为人类符号体系之两翼的比较研究,构成了它的基本范畴和方法。不可否认的是,如此之“新学”作为跨学科之原创,必然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困难;因此,并非所有的构想都可能转化为现实,即便它是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

  “文学图像论”是我国21世纪出现的文学理论的新论域,也是整个文学新时代的新概念。因此,在正式展开本研究之前,需要对这一论域或概念的生成背景、基本意涵、理据和方法等问题,做些必要的解释。

 

  目录

  引论

  一代有一代之“新学”

  “文学图像论”的命名理据

  “文学图像论”的文学观

  “文学图像论”的范畴和方法

  “文学图像论”之可能或不可能

  第一章 文学与图像

  文图关系研究的学理逻辑

  “语图”关系史及其诸问题

  语象和图像的统觉共享

  第二章 语图互仿论

  拉奥孔之“痛”

  顺势而为

  逆势而上

  第三章 语图指称论

  任意性和相似性

  “假相”的合法性

  语言虚指与语象如画

  第四章 语图传播论

  可名与不可名

  图之悦与文之悦

  图以载文文自轻

  第五章 语图在场论

  图说在场及其“皮相之见”

  言说不在场及其能指在场

  言说在场之图像透明

  第六章 文学成像论

  “一画”:天人揖别与天人际会

  语言生象与在场诱惑

  文心取意与心手相应

  第七章 诗歌图像论

  语图切换与诗意再现

  语义深隧与图像例证

  若隐若现的视觉诱惑

  第八章 小说插图论

  “立铺讲唱”之现场还原

  叙事折叠之插图明见

  插图逃逸与独立叙事

  危险的“插入”与话语解构

  第九章 文学书像论

  字像、书像及其视觉注意

  语象、字像、书像之异质同构

  书像之书意及其文意如影

  余论

  文学新时代

  文学图像论的使命

  遥远的地平线

  索引

  后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雨楠)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