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政治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2024-05-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人才培养是大学办学的首要职能,是学科发展的中心任务。5月11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政治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研究院所的近百位学者、研究生与会。

  论坛旨在为全国政治学研究生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主旨报告环节,学术前辈从概念、研究范式等角度切入,向广大研究生演示如何基于实践进行概念凝练和学术理论创新。

  概念是理论的细胞,概念创新是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基础。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宗山表示,概念首要的功能是概括,是对反复出现的现象进行概括和分析。概念或作为自变量、或作为因变量对事物发生发展规律进行解释。他表示,政治学相对更为重视概念,通过深化概念、证伪概念、创新概念等达到理论(假设)建构目的。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王向民表示,建构性概念是政治学知识中的标识。政治学概念可以通过回溯政治生活概念和日常生活概念而得以发现并理论化。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部长徐勇回顾了我国政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他表示,随着中国的崛起,政治学研究出现了内在性转向,对中国事实和经验加以理论表达,开始产生和构建具有原创性的本土概念和理论。徐勇强调,当前,中国大步走向世界,学术研究也要走出去,需要在构建原创性本土概念基础上构建能够为不同文明、历史和经验形态中的人们所共享的顶层概念,将中国实践和经验带入顶层概念体系中,并在顶层概念平台上实现人们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促进文明互鉴。

  我们能否从创新实践的变化波动中,概括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景跃进从安徽小岗村与浙江小古城村等两个经验现象的分析切入,他表示,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个进行时。如何超越制度创新中的工具主义(实用主义),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制度-治理结构,是仍需探索的重要议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